尧舜时期,人们把舜帝祭祀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新年的开始,并且规定正月初一为“元旦”。而在汉朝之前,正月的时间常常跟随朝代的更替而变换。到了汉朝,汉武帝正式规定把孟喜月定为正月,孟喜月的第一天就称为元旦,这个历法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。中华民国成立后,中央政府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,规定每年农历的1月1日为春节,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。

元旦的习俗有:拜年、贴春联、挂年画、贴窗花、放爆竹、发红包、穿新衣、吃饺子、守岁、舞狮舞龙、挂灯笼、磕头等习俗。

元旦:

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晋书》。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,正月的计算方法,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,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。从汉武帝起,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,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,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。辛亥革命后,为了行夏正,所以顺农时,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,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(实际使用是1912年),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,但并不叫元旦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,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、新历年或公历年。

- END -

猜你喜欢:
  • 贷款的车可以卖吗?
  • 中国单身人口超2亿 单身经济万亿市场呈现
  • 情头像情侣双人两张(情头像情侣双人两张一对)
  • 2020年车船税标准 详细标准如下
  • 交友征婚网站有哪些(正规的国际征婚网站)
  • 格力空调出风口滴水
  • jbl音响有杂音滋滋滋
  • doosan是什么牌子
  • 怎样的心态做好期货操作?
  • 做期货怎样算爆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