苞谷糁也叫玉米糁,也就是玉米粥,是北方农村早期的一种早晚吃食。玉米糁可做的食品很多,在原来以粗粮为主的年代,这是人们的主食,现在仍是人们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。玉米成熟后去皮,上磨子粉碎成小颗粒,大约是放在手里有沙粒感的大小,也可磨成很细的面粉状。

苞谷糁由来:

苞谷糁只是糁粥的一种。在古代文献中,我们可以寻到其踪影。如唐代《说苑·杂言》中载:“七日不食,黎羹不糁”。更为详细的,是《礼记·内则》中的载录:“糁,取牛、羊之肉,三如一,小切之。与稻米二,肉一,合以为饵,煎之。”从文献中看,此类糁粥为荤食,近似于当下的拌汤,是用米、粟、面粒或各类菜蔬及肉食做成的。看来,在古代人的饮食中,“糁”分为荤素两种,做法也各异。

据说,“糁”初为西域人的早餐,在唐时传入内地。在今山东临沂一带,仍有与《礼记·内则》中记载颇似的糁粥,其主要原料有母鸡肉(或牛、羊肉)和麦米、面粉,再辅以葱、姜、盐、酱油、胡椒粉、味精、五香粉、香油、醋等佐料,工艺精细复杂,是鲁地民众的传统美食。

- END -

猜你喜欢:
  • 工商银行信用卡逾期几天会上征信
  • 房贷2年后可以改为等额本金吗
  • 怎么纳税
  • 车险包括哪些内容 车险包括哪些
  • 国债逆回购和余额宝哪个收益高 哪个更好
  • 平安银行信用卡被冻结可以在微信上还款吗
  • 电辅热和制热哪个费电
  • 洗衣机免脱水是什么意思
  • 保险失效2年后怎么处理 保险失效后可以退保吗
  • 圣诞节的习俗(关于圣诞节的风俗)